可攜式超音波診斷設備正迅速走紅。在行動醫療發展的帶動下,醫電業者正競相利用高效能且低功耗的ICT元件開發小型(Compact)可攜式超音波診斷設備。由於新產品的性能媲美手推式(Cart-based)方案,但重量低於6公斤,價格又便宜一倍以上,已打破超音波被定位為高階昂貴醫材的傳統印象,有助刺激中小型醫院或診所採購意願,迅速擴大市場規模。
佳世達醫療影像事業部協理蘇淑津表示,6公斤以下的可攜式超音波診斷設備在未來幾年極具市場潛力,出貨成長率將遠超過其他各類超音波診斷裝置與整體平均表現,預估至2015年產值將上看11億美元,較2010年增長近一倍,包括全球前五大超音波設備廠奇異(GE)、飛利浦(Philips)、西門子(Siemens)、東芝醫療(Toshiba Medical)和Fujifilm SonoSite均全力搶攻商機。
蘇淑津強調,6公斤以下等級的可攜式超音波設備須引進行動裝置設計概念,才能同時達成高運算效能、低功耗和親民價格等設計目標,順利走出大醫院的放射部門;因此許多醫電業者已擴大導入PC、行動裝置相關ICT解決方案,以改善超音波設備的感測、類比前端(AFE)、數位訊號處理、影像增強和網路傳輸設計,並進一步控管系統成本與體積。
搶搭此一設計風潮,以往專攻工業、消費性電子設計與代工的佳世達亦積極部署產品攻勢,以拓展新營收管道。蘇淑津透露,佳世達近期已順利將聯網、訊號處理和電源控制等ICT方案與醫療顯示技術結合,打造一款可攜式超音波設備,並已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(FDA)認可上市;因售價僅約23,000美元,與傳統產品相比極具價格競爭力,現已獲數百台訂單,逐步進駐中小型醫療機構。
由於行動裝置的ICT技術很適合用於開發可攜式超音波設備,加上行動裝置加速邁向低價化已使市場化為紅海,因此佳世達已將從ICT產業轉戰行動醫療領域視為未來的重要布局方向,將持續加碼投資研發。
蘇淑津指出,目前該公司的可攜式超音波設備採用英特爾(Intel)Ivy Bridge平台,為持續提升運算能力並兼顧省電功能,下一代產品已研擬改搭高通(Qualcomm)四核心處理器;同時,佳世達亦與友達和工研院緊密合作,分頭針對醫療顯示裝置的高解析度、高對比度面板,以及高壓端電源、類比混合訊號控制和各種低頻探頭研發新的解決方案,在技術層面可望快速追上傳統醫電大廠。
蘇淑津也提到,超音波診斷設備的技術專利早已超過30年保護年限,不會成為台灣ICT業者進軍高階醫療產業的障礙,可望成為台商新的迦南美地。